• 当前位置:
  • 基金>正文
守护青山绿水,河南法院亮出成绩单

发布时间:2023-08-17 05:02:45 来源: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首个全国生态日特别报道

一审审结环资刑事案3044件、民事案8168件、行政案5655件


(资料图)

守护青山绿水,河南法院亮出成绩单

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去年以来,我省法院在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体系建设、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环境资源审判方面取得哪些积极进展?昨日,河南省高院通报了有关情况,并发布了一批典型案例。

构建“18+1+1”环境资源审判体系

省高院在省内黄河流域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和淮河干流、南水北调沿线区域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的基础上,经最高法和省委批准,去年8月又进一步将集中管辖范围扩展到全省,确定18个基层法院集中管辖全省应由基层法院管辖的第一审环境资源民事、行政案件,郑州铁路运输中院集中管辖对18个基层法院上诉的二审案件以及全省应由中级法院管辖的第一审环境资源案件,省高院环资庭监督指导全省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构建覆盖全省的跨行政区划的“18+1+1”环境资源审判体系。

去年12月,省高院召开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推进会,覆盖全省的跨行政区划的“18+1+1”环境资源审判体系正式运行,实现全省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三级法院全覆盖

经最高法院和省委编办批准,去年5月在郑铁中院设立郑州环境资源法庭,今年1月又在18个集中管辖基层法院挂牌设立环境资源法庭,实现了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三级法院全覆盖。建立专家智库,省法院从环境资源专家学者中聘任28名咨询专家、96名技术调查官。制定《全省法院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工作指引》,要求集中管辖法院实行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强化适用三种责任保护生态环境。

构建生态协同保护大格局

携手省林长办在全省推行“林长+法院院长”工作机制,推动林业行政执法与生态司法有机衔接,加强森林生态保护;与省水利厅等联合开展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形成严厉打击水事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共同加强水生态保护。郑铁中院与当地中院、集中管辖基层法院与当地基层法院加强协助配合,共同做好集中管辖案件的立案、审理、执行和生态修复工作,全省环境资源审判一盘棋意识不断增强;与陕西等6家高院签署《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发表《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陕西宣言》,筑牢大秦岭生态安全屏障,当好秦岭生态司法卫士;指导郑铁中院与山西运城中院、陕西渭南中院共同签署《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框架协议》,建立环境资源审判信息共享、跨区域重大问题联系研究、黄河生态协同保护等机制,跨省际保护生态大格局不断完善。

■典型案例

非法在黄河河道采砂 5人获刑

2021年春节前后,张某仲、杨某国、黄某玉、王某廷、邵某祥在未取得黄河河道采砂许可证的情况下,在禁采区台前县清水河乡原李清浮桥北岸西黄河河道滩地内擅自开采砂土。经测量,五名被告人合计开采砂土24734.1立方米,价值445214元。

郑州铁路运输检察院指控五名被告人犯非法采矿罪,同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判令五名被告人连带赔偿矿产资源损失97459.2元及勘测鉴定费用2万元,并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

郑州铁路运输法院经审理,以非法采矿罪分别判处五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七个月零十五天到三年零四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1000至2000元,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5年内禁止从事采砂活动。

郑州铁路运输检察院与五名被告人达成调解协议,五名被告人支付矿产资源损失、勘测鉴定费用及赔礼道歉报纸刊登费用。

全省法院充分发挥刑事、民事、行政审判“三合一”职能作用,惩治犯罪、保护生态、修复环境,让中原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全省法院受理一审环境资源案件18738件,审结16867件,结案率90.01%。

审结破坏自然保护地、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破坏矿产资源等一审环境资源刑事案件3044件。

兼顾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的硬性规定和替代性修复责任的柔性适用,审结一审民事案件8168件。

坚持保护优先,监督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使查处职权,预防、制止和打击破坏生态违法行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审结一审行政案件5655件。

坚持把打造精品案例贯穿日常环境资源审判全过程,通过发布典型案例震慑、教育和引导社会公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发布典型案例4批35个,其中有3个典型案例被最高法院作为典型案例发布,1个入选最高法院年度案例。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鲁燕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延伸阅读